第一步:將NSCaster接好電源,啟動導播臺,進入NSCaster操作主界面。
第二步:新建一個工程文件,輸入“項目名稱”,比如“直播1”,選擇相應的存儲路徑,我們可以在D盤新建一個文件夾“直播1”,選擇,確定。視頻制式在亞洲國家一般我們選擇PAL制,分辨率的選擇有很多,一般我們通用的是“1080p25”,點擊確定。
第三步:進入導播界面,了解一下各個窗口的作用。
第一欄,左邊“preview”為預監窗口,右邊“program”為主監窗口,這個就是最終看到的輸出畫面。
下面這三欄都是視頻輸入通道,我們可以在CAM通道中添加視頻設備,點擊下拉按鈕,選擇“加載源”,選擇“設備”,在視頻源中選擇對應的輸入序號,比如“SDI輸入01”,對應的是導播臺的SDI輸入1接口,
第四步:準備好SDI線纜,連接攝像機,再接入導播臺的SDI接口。
第五步:繼續添加設備,視頻源選擇“SDI輸入01”,消除隔行選擇“奇行優先”,音頻源還是選擇對應的“SDI音頻輸入01”,全部設置好后,我們點擊確定,然后攝像機的信號就接進來了。
用相同的辦法,可以在CAM通道中接入多個攝像機物理信號。
第五步(附加1):除了物理信號以外,NSCaster導播臺還可以接入多個網絡流信號。
可以在CAM通道或NET通道中,選擇加載源中的“IP攝像機”,點擊“添加按鈕”,輸入名稱,如“網絡流1”,填寫RTMP拉流地址,點擊“確定”,這樣,“網絡流1”就添加進來了,選擇“網絡流1”,點擊“確定”,網絡信號就添加成功了。
第五步(附加2):還可以利用DDR通道添加本地素材。
在右側窗口中,選擇DDR標簽,如“DDR1”,點擊“添加按鈕”,我們可以看到“媒體瀏覽器”窗口,在這里選擇需要添加的本地素材。點擊“瀏覽”,選擇我們事先準備好的播放素材,點擊確定,然后雙擊素材,即可添加成功。
視音頻信號及素材添加好之后,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直播準備了。
第六步:在右側的“播出欄”中,設置本地錄制,點擊“錄制設置”按鈕,選擇對應的錄制格式,我們這里選擇“MP4”,點擊MP4設置,選擇“編碼配置文件”,點擊“瀏覽”,選擇編碼文件,點擊打開。
選擇錄制視頻的存儲路徑,在“錄制目錄”中,點擊“瀏覽”,選擇一個保存文件夾,點擊確定即可。
第七步:進行“網絡直播設置”,點擊“直播設置”按鈕,選擇“Flash(rtmp),點擊“設置”進行輸出設置,在“預設”中,點擊“高級”按鈕,勾選“消除隔行”,最大關鍵幀間隔我們暫定“100”,視頻碼率與最終直播的畫質有關,可以根據現場網絡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設置,這里我們暫定“1000”Kbps,音頻碼率默認128kbps,點擊確定。
第八步:下面勾選文件錄制,就是直播文件的錄制存儲路徑,選一個保存文件夾,點擊“確定”即可。
第九步:最后一步進行推流設置,在“服務器列表中”點擊“添加”按鈕,可添加多個服務器進行推流設置。勾選“啟用”,在“RTMP”地址欄中,填寫相對應的推流地址就可以開始網絡直播了。為了方便理解,在這里演示一下如何推流到“微距”平臺。點擊“服務器類型”選擇“微距”,輸入授權碼,點擊“登陸”,確定,這樣我們的網絡直播設置就已經基本完成了。
第十步:點擊“網絡直播”按鈕,開始直播。